未來五年,全省將高質量地普及從幼兒園到高中的15年基本教育。
到2020年,全省學前三年入園率超過98%、全面解決“入園難”問題;全面推進義務教育優(yōu)質均衡發(fā)展、鞏固率穩(wěn)定在98%以上;全面實施高中階段免費教育、毛入學率超過96%;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53%。
《規(guī)劃》最引人注目的是對中考和高考改革的介紹,首次明確了福建新高考的改革時間表。
要點有二: 2017年起,全省統(tǒng)一組織實施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的中考; 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即從2018年新高一開始高考改革,或將不分文理,2021年首個新高考開考。
中考改革:語數(shù)英之外,其他科目各地自行命題
《規(guī)劃》有關改革完善高中階段學校招生辦法有三項:第一,2017年起全省統(tǒng)一組織實施語文、數(shù)學、英語等科目的中考;第二,2020年全面實行基于初中學生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中考中招制度;第三,省一級達標高中招生名額分配到初中學校的比例不低于50%。

語數(shù)英為何要全省統(tǒng)考?
那么,全省統(tǒng)考對考生有何影響呢?

高考改革:2021年,我省將舉行第一次新高考
《規(guī)劃》涉及高考考試制度的改革有以下三項:
1.改革高職考試招生辦法,實行“文化素質+職業(yè)技能”評價方式,試行單獨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試等招生辦法,逐步建立基于中職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注冊入學制度;開展應用型本科高校招收中職畢業(yè)生試點;
2. 2018年啟動實施高考綜合改革,計入高考總成績的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等級性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jù)報考高校要求和自身特長自主選擇,探索基于統(tǒng)一高考和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成績、參考綜合素質評價的多元錄取機制,2021年全面建立新的普通高校招生考試制度;
3.改進高校招生錄取模式,逐步推行按專業(yè)“一檔多投”錄取模式改革,增加學生和高校雙向選擇權;減少和規(guī)范高考加分。
2021年新高考怎么考呢?

自選三科又是怎么選?

【鏈接】
2018年取消兩項地方加分項目:
取消地方加分項目是兩項,加分均為5分,分別是:
一、全國和省部級勞動模范、先進工作者。
二、設區(qū)市及以上見義勇為先進分子或其子女。
規(guī)劃里還有哪些亮點呢?

《規(guī)劃》提出,今后五年,將高質量普及15年基本教育,實現(xiàn)12年免費教育。
15年基本教育包括幼兒園、小學、初中和高中。12年免費教育包括小學、初中和高中。中職已經(jīng)免費,換句話說,接下去就是普通高中的免費了,建檔立卡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普通高中階段學生將首先成為受益者,即那些有在民政部門“建檔立卡”的家庭經(jīng)濟困難的子女的普高教育將首先免費。
另外,根據(jù)《規(guī)劃》,到2020年,全省省一級達標高中比例達30%左右,其中省級示范性高中達35所左右、若干所高中進入全國一流行列;省一級達標高中和示范性高中在校生比例達45%左右。在教學方面,學校的課程設置將更加靈活,政府鼓勵學校發(fā)展特色課程;高中的教學組織方式也將全面改革,未來高中生將實現(xiàn)選課走班制、學分制和導師制。
《規(guī)劃》提出,探索建立公辦幼兒園招生新機制。依法實施義務教育免試就近入學政策,按常住人口合理確定小學服務范圍,初中學校通過單校劃片對口直升或多校劃片隨機派位等組織入學。也就是說,小學仍然就近入學。
政府擬向民辦園購買服務,目前,全省每年新增大約200所公辦幼兒園,不過,公辦幼兒園的學位缺口依然很大。
《規(guī)劃》提出,要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資源,全省各地將探索建立政府購買普惠性民辦幼兒園教育服務機制,構建以公辦性質幼兒園和普惠性民辦園為主體的學前教育公共服務體系。這就意味著,未來孩子即便上不了公立幼兒園,也能以較低的學費去私立幼兒園就讀,這其中的價格缺口由財政補足。
“一檔多投”,“十三五”期間,我省將建立更加公平規(guī)范的高招錄取機制。
據(jù)悉,我省將改進高校招生錄取模式,逐步推行按專業(yè)“一檔多投”錄取模式改革,增加學生和高校雙向選擇權。
目前,“一檔多投”在高招藝術類招生中已開始實施并取得成效。但與藝術類考生數(shù)量相對較少不同,我省文史、理工類每年的考生數(shù)量龐大,按專業(yè)“一檔多投”在組織實施上,比起藝術類招生更有難度。
我省還計劃待條件成熟時,減少本科院校招生錄取批次,換句話說,本一和本二料將合并,當然,《規(guī)劃》沒有說明時間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