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福建中職學考《美術基礎學科》課程考試大綱發(fā)表時間:2021-02-08 12:42 福建省中等職業(yè)學校學業(yè)水平考試《美術基礎學科》課程考試大綱本考試大綱以教育部《中等職業(yè)學校專業(yè)教學標準》為指導,結合我省中職學?!睹佬g基礎學科》課程教學的實際情況而制定。 Ⅰ.考試目標與要求 《美術基礎學科》課程主要考查學生對美術基礎學科知識的認知程度和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達到職業(yè)崗位能力的基本要求。具體要求如下: 1.了解層次:要求對某一概念、知識內(nèi)容,能夠準確再認、再現(xiàn),具有初步識別、辨認事實或正確描述對象的基本特征的能力,即知道“是什么”。 2.理解層次:要求對某一概念、知識內(nèi)容,在了解基礎上,能夠深刻領會相關知識、原理、方法,并借此解釋、推斷、分析現(xiàn)象,辨明正誤,即明白“為什么”。 3.掌握層次:要求能夠靈活運用相關原理、法則和方法,綜合分析、解決實際問題,進行總結論述,與已有技能建立聯(lián)系,即清楚“怎么辦”。 Ⅱ.考試范圍與考核要求 一、素描 1.了解素描的概念與分類; 2.了解素描要素的表述,理解素描中的常用線,掌握素描中的形包含的內(nèi)容; 3.了解基本幾何形體,理解形體概念、形體的基本形狀及形體結構特征,掌握素描造型的基本技能,運用正確觀察方法理解形體與結構,提高對形體比例準確判斷力; 4.了解形體結構概念,理解透視變化規(guī)律,掌握形體的明暗與造型、明暗與結構、明暗變化的三大面五調(diào)子的明暗規(guī)律; 5.了解構圖的幾種方式。掌握靜物寫生素描造型能力、表現(xiàn)能力和審美能力; 6.了解結構素描的概念; 7.了解結構素描的要素,理解結構形態(tài)的構成要素,掌握結構形態(tài)的表現(xiàn)要素; 8.了解素描工具、材料性能特點。掌握基本執(zhí)筆方法和正確的用筆方法。 二、色彩 1.了解色彩的自然法則、物體色、色光的三原色和色彩顏料的三原色,掌握減法混色,掌握色彩屬性基本知識,理解原色、間色與復色,掌握色相、明度和純度; 2.掌握同類色配合、鄰近色配合、冷暖色配合、互補色配合和中性色配合,理解色彩理論知識,掌握色彩搭配技法; 3.了解色彩畫的常用顏料及特性、常用畫筆類型和常用紙張種類,了解水粉畫和水彩畫寫生常見問題,掌握解決方法; 4.了解畫面構圖,理解形體塑造,掌握色彩靜物寫生的一般步驟和方法,理解畫面色調(diào)關系、主次與前后關系。 三、平面構成 1.了解平面構成中的基本要素,理解在畫面上體現(xiàn)的構成要素必須通過形態(tài),并借助其形態(tài)使形狀、明暗、大小、空間、色彩、肌理、位置和重心等形式因素,表現(xiàn)為構成的視覺要素;掌握平面構成中的形象; 2.掌握重復構成形式的應用,掌握基本形的設計,能運用基本形進行重復構成設計; 3.理解規(guī)律性骨骼、非規(guī)律性骨骼、有作用性骨骼和無作用性骨骼等多種形式,掌握骨骼的功能作用; 4.理解基本形的近似、形狀的近似及骨骼的近似,掌握近似構成形式的應用; 5.掌握漸變構成形式的應用、漸變基本形的應用、漸變骨骼多種形式、漸變中基本形與骨骼的關系; 6.了解發(fā)射圖形的三大特征,了解發(fā)射骨骼的構造因素和類型,掌握發(fā)射構成形式的應用; 7.了解變異構成形式的各種不同設計效果,掌握變異構成形式的應用; 8.了解基本形及結集骨骼的種類,掌握密集(結集)構成形式的應用; 9.理解平面上形成空間感的因素,掌握空間構成形式的應用。 四、色彩構成 1.理解色彩構成的基本知識、表現(xiàn)方法,掌握色相推移法、明度推移法、純度推移法、互補色推移法、綜合推移法、色彩透疊法和色彩空間混合法; 2.掌握色彩的同類色對比、類似色對比、互補色對比、明度對比、純度對比、冷暖對比和面積對比,理解色彩的調(diào)和及調(diào)和理論; 3.了解并掌握心理聯(lián)想色彩表現(xiàn)法。
Ⅲ.考試形式及試卷結構 一、考試形式 1.考試采用閉卷、筆試形式; 2.卷Ⅰ(合格性考試)滿分為15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 3.卷Ⅱ(等級性考試)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60分鐘。 二、內(nèi)容比例
三、考試題型 1.卷Ⅰ(合格性考試)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簡答題和靜物構圖繪畫題; 2.卷Ⅱ(等級性考試)包括選擇題、填空題、名詞解釋題和簡答題。
|